编者按:这篇文章来自资深设计师 Jeremiah Lam,他所撰写的这篇文章将UI中的下拉菜单的一些常见的注意事项都梳理总结了出来,做 UI 设计的同学可以收藏一下 ~
当用户需要在UI界面中选择不同功能、选项、条目的时候,需要依赖诸如复选框、开关、按钮、下拉菜单等 UI 控件。这些 UI 控件有着不同的优缺点,需要根据使用场景和用户需求来灵活使用,同时,这些控件的设计也有很多注意事项。
今天这篇文章着重聊聊下拉菜单的设计注意事项,文章会加入大量的用例和最佳实践来为你进行说明。而在设计的规则和技巧上,有很多上来自于体验设计领域内最著名的 NN Group 和 Baymard Institute 的文章。
下拉菜单的基本剖析
- 标签:告知用户所要选择的内容
- 字段图标(可选):用来说明相应的字段特征的图标
- 搜索栏目(可选):用来帮助用户轻松找到所需选项,前提条件上下拉菜单中字段超过20个
- 复选框(可选):让用户可用同时选中多个选项
下拉菜单的类型
根据所需输入的内容的性质,下拉菜单的外观可能会有所变动,方便处理不同类型的信息。设计下拉菜单的时候,需要保持足够的灵活性,提高可用性,兼顾不同的输入类型,这一点很重要。
下拉菜单的状态
基于不同的交互状态,下拉菜单的 UI 界面有多个不同的状态。每个状态在视觉上都比较相似,但是在设计的时候,要让用户能够清晰地区分开来。下拉菜单通常有 默认、激活、悬停、禁用、聚焦和出错这几种状态。
下面是设计下拉菜单的时候,一些重要的设计准则和最佳实践。
1、避免下拉菜单有太多选项
下拉菜单选项多,是下拉菜单的一大特点,但是如果选项太多,可能会对体验产生负面的影响,比如选项超过15个的时候,用户极有可能会觉得不知所措。
此外,选项过多还会出现滚动浏览的问题。用户只有将光标置于下拉框当中才能正常浏览,而如果不小心光标挪到下拉框之外,则可能让整个页面滚动,这是一件非常令人讨厌的事情。
但是避免不了要怎么办呢?超长的下拉框是最常见的一种情况,当你需要填写/选择自己所在的国家和地区的时候,超长的列表简直让人崩溃。
这个时候有2种解决方案:
- 使用自动填写来帮助用户补完信息
- 将搜索功能集成在输入框当中
2、选项太少时就别采用下拉菜单
如果选项太少,但是依然使用下拉框就有点浪费了。你可以使用普通的按钮或者选择器控件来搞定这个功能,这可能比下拉菜单来的更加直观和易用,因为相比之下,下拉框还会隐藏信息。
所以,没有太多选项的时候,就尽量不要使用下拉菜单。
3、让不可用选项以灰色显示
首先要说的是,某个选项存在但是不可选(被禁用)和不提供这一选项,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情况。如果直接不显示,就意味着逻辑和界面一致性失衡了。所以,最好让不可用的、被禁用的选项保留,但是以灰色显示,且不可选。
4、按照逻辑来排列选项
列举出的选项应该符合一定的规律,方便用户定位和筛选。最常见的情况,是按照字母顺序或者数字顺序来排列,这样用户有清晰的预期和搜索定位的依据。
5、如果输入更快就不要用下拉菜单
在有的情形下,输入可能是比在下拉菜单中选择来的更快的。一种比较典型的情况,是输入信用卡的有效期,输入「月份/年」这样的信息,比在两个下拉菜单中挨个选择,来的快。
尽管用户输入内容需要程序进行验证和匹配,但是从可用性的角度上来说,直接输入依然是更好的选择,因为它减少了操作和认知负担。
6、避免滥用功能和交互
当某些数据和信息是可以自动匹配的时候,就没有必要反复找用户去确认了。这种情况最典型的,就是系统可以根据信用卡号来匹配相应的卡的类型,这就不需要用户使用下拉菜单去挨个选择了。
7、尽可能减少操作数
你可以通过自定义下拉框的设计,来减少操作的数量。一个经典的案例,是选择日期的下拉菜单的设计。如果是普通的下拉菜单,你可能需要三个,但是使用自定义的下拉菜单,就会方便很多。
8、使用尽可能简明的标签文本
用户主要是通过下拉菜单中的标签文本信息来进行筛选的,因此你需要在有限的空间中,让信息尽可能清晰,用识别率更高的大小写结合的拼写方式,表达方式上清晰,直指目标。下面是3条撰写标签文本的准则:
- 尽可能用动词来描述指向性明确的操作
- 对于链接,请使用名词来帮助用户定位到页面
- 在一行内写完标签内容,不要啰嗦
结合一定的逻辑来进行排序,然后将最常用的、最重要的选项放在顶部。当然,更具的排列方式,可以结合一些用户调研来进行细化。
结语
正确的下拉菜单,用户体验是非常棒的,它们可以帮助用户缩小筛选信息的范畴,在有限的屏幕范畴内,最大程度利用空间,提高用户的选择效率。什么时候用下拉菜单,怎么用下拉菜单,最好都弄清楚,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设计的价值。
本文由 @爱设计[Vip] 发布于 职涯宝 ,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欢迎您分享文章


相关推荐
-
是什么魔力功能,才能让Figma成为异军突起的设计神器?
近几年来随着设计思考与 UX 设计的兴起,设计工具也从 Adobe 独霸变成百家争鸣,试图解决设计流程中从脑力激荡(brainstorm)到交付工程师(handoff)的种种问题。…
-
大厂高手出品!中台组件设计指南:系统布局
本篇文章将分享 Web 端系统布局,从基本布局初识、网格、布局模块到栅格进行完整链路内容整合,以简单易懂的案例与大家进行探讨。 在以往的学习过程中,我发现市面上大部分文章对于 We…
-
深色模式设计实战!优酷 App 的“黑”化之路
深色界面的价值与机会 2019 年优酷经历了一次体验设计升级,在前期的设计探索中,优酷设计团队尝试了各种方向,其中包括全深色的界面。而随着 Android Q 与 iOS13 先后…
-
自学成才的建筑鬼才:日本顶尖设计师安藤忠雄(下)
上集已经聊过安藤忠雄如何从一个打拳击的懵懂少年进入建筑设计行业,并且成功完成自己的处女成名作——住吉的长屋。今天我们继续往下聊。 风格巩固 完成「住吉的长屋」而获奖的安藤因为标新立…
-
你知道吗?现在流行的设计风格,都是他玩过的
一说到未来主义、超现实、渐变色光,相信大家应该都不会感到陌生,因为这些都是现在比较流行的风格。但是你知道吗?其实早在几十年前,日本就已经出现了类似的平面设计风格,而这位设计师就是日…
-
动效不知如何落地?看完腾讯高手的经验就明白了
一直有很多朋友会问一些关于移动端实现动效的方法,平时也会给大家做一些解答,但是可能没有那么系统性,这次抽点时间总结归纳下这方面的内容,跟大家分享下我日常设计中是如何完成动画实现的。…
-
用超多案例,帮你掌握栅格系统的布局设计
如何根据设计目标使用合适的栅格化布局呢?在这里,我们将通过多个案例来研究布局设计,分析它们如何拓展到移动领域。 栅格系统是一种系统的调整设计,建立层级结构和逻辑的方法。许多好的设计…
-
新人如何用好色卡?来看腾讯设计师总结的 3 个要点!
网上有很多人介绍过一些配色工具以及好看的色卡,但是拿到工具和色卡后,我们还是不会用,怎么办! 今天就来一篇实战干货,看看拿到色卡后如何应用。 大概要点如下: 要有主次 融入无彩 前…
-
只会用缓动?五分钟让你学会AE动画曲线!
AE 动画只会用“缓动”运动曲线?流利说的专业动画师饼哥教你如何把握好动画节奏。 导言 本文是关于动画曲线的探究,将从为什么探究动画运动曲线、如何在 AE 中调动画曲线、动画曲线的…
-
从大自然这位设计师身上,我们能学到什么?
关于《Design by Nature》此书 与大自然这位有几十亿年「设计经验」的「设计师」相比,我们这些人显然是稚嫩的很~ 好在大自然通常比较低调和包容,而我们也是她的「作品」中…
-
从零开始学!B 端产品图标绘制指南(细节篇)
前一篇文章《从零开始学!B 端产品图标绘制指南(创意篇)》跟大家分享了图标设计的创意阶段,今天继续第二篇,总结营造高级感有哪些技巧,以及设计整套图标库需要在哪些方面统一规范。 营造…
-
如何适配深色模式?用一个 APP 改版案例让你学会!
以一个 app 改版案例,深入浅出地告诉大家如何适配深色模式,同时给出了正确和错误的示范,相信对于目前流行的深色设计趋势来说,是非常的实用了。 Google 在 2019 年度 I…
-
超实用!18种常用AE表达式解析
很多朋友面对AE表达式望而生畏,不过再难的东西都会有它最本质的规则,如果你理解了基本的原理和常用的表达式命令,这也许会提高你的工作效率。我通过自己对AE表达式的理解,尝试用最简单的…
-
想做好设计细节,有时候你的眼睛要比软件靠谱
大家好,我是彩云。本期将为大家分享一篇视觉差相关的经验。曾今还是设计小白的我,刚从开发转行过来,会处于对代码逻辑的惯性思维,比较依赖软件数值,而且还错误的认为依靠软件这么做就一定不…
-
会动态设计的设计师,简直是一个聚宝盆!
动效设计应用越发广泛,设计师应该跟风学习吗? 大家好,我是美丫姐。最近,正值毕业季,由于正处在特殊时期,全国多家高校都采用线上毕业展形式展示学生作品,毕业生们逃过展品被偷的命运,却…
-
为什么 macOS 的设计是魔鬼:探究官方设计原则
HIG 为 Human Interface Guidelines 的缩写,是 Apple 官方提供的设计指导。「HIG for macOS 解读」专题是我对 HIG 中 macOS…
-
从4个方面,深度解析App中的卡片切换与交互手势
最近收到小伙伴的一个问题,以下两种卡片切换怎么用。 以下是我收到的两个不同案例,第一眼给我们的感受就是这两个case不都是可以通过手指左右滑动嘛? 好像有区别,但是具体有什么区别,…
-
如何评价微信新上线的深色模式?来看总监级的分析!
微信在3.23号上线了传闻已久的 「暗黑版」,用来适配 iOS 的深色模式,相信不少同学已经安装并体验上了,如果还没安装的可以看看下面图例。 微信每有一次大动作都会引发全网性的讨论…
-
3D 贴图硬核干货!各路专家编制+腾讯翻译的《PBR指引手册》(一)
万物皆可PBR, 本手册带你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近日在研究3D-TO-H5工作流及学习PBR的过程中,发现Substance官方新版的《The PBR Guide》尚未有完整的中…
-
学会这 7 个技巧,画出完美图标
大家好,我是布莱恩。图标是 UI 设计中最基础也是很重要的部分,辅助人们更好的理解功能内容。随着扁平化设计风格的普及,图标的风格越来越简约,看似简单的图形,实际要准确的表达含义,也…